固源须弥山石窟旅游指南
须弥山石窟位于固原县西北的须弥山东麓。那里峰峦迭嶂,树木繁茂,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是黄土高原少有的风景区。具有重大价值的北朝、隋唐时期的石窟艺术造像,俗称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就开凿在长约2公里、宽约1公里并连的5座山峰的峭壁上。它和敦煌、云冈、龙门石窟一样,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瑰宝。
“须弥”,梵文意为“宝山”。须弥山石窟最早开凿的确切年代已无从稽考了,但从石窟形制和造像风格判断,大约最初开凿于北魏中晚期。须弥山石窟入口处的第5窟内,高达20米的弥勒坐佛,神情端庄,十分壮观,它比云冈、龙门石窟中最大的造像还高。这里原有三层挑檐楼遮护,所以俗称大佛楼,但窟檐早已崩坏,大佛全部露出窟外,于是成了须弥山石窟的有名标记。
过大佛楼,参观子孙宫。北魏的石窟大多集中于此。子孙宫山崖前部的第14窟是须弥山开凿最早的一个。窟内,佛像雕绘结合,色调古朴,其造型与云冈、敦煌石窟中北魏前期的造像极为酷似。第24、32窟比14窟稍晚,窟内佛像已是一佛二菩萨,从这些以“秀骨清相”为特点的一佛二菩萨造像中,可以看出这是北魏孝文帝以后的作品。
须弥山石窟宏伟华丽、造像众多的石窟,如第45、46、51窟等,都是北周(557~581年)开凿的。圆光寺后的第45、46窟和相国寺后的第51、67、70窟,每窟都有高6~7米的造像40余尊,龛内立佛多为一佛二菩萨,刻工精美。除此外,龛额上有各种小佛,龛座下有手执各种乐器的伎乐人,窟顶有围绕塔柱翱翔的飞天浮雕,真是千姿百态,琳琅满目。
须弥山从北魏到隋唐历代开凿的各个石窟,反映了不同的时代风格。北朝的石窟佛像鼻梁高隆,保留着印度佛教的风貌。有些造像,脸瘦肩溜,宽袍大袖,与东晋画家顾恺之《洛神赋》画卷上的艺术形象酷似。隋代佛像则是上身长、下肢短,方面短颈,形象质朴拙重。唐代佛像造型趋向完美,它的体态丰满,服饰华贵绚丽,表现出唐代艺术的非凡气质。
和敦煌、龙门石窟一样,须弥山最繁荣的时期是唐代,这可以从第5窟(弥勒坐佛)、第10、12、20、54、62、68、105诸窟中雕刻的众多菩萨像中感受到。这些菩萨像多为一手提瓶的袒臂露脐的女性形象,头梳唐代贵族妇女盛行的高云髻,身着天衣,胸挂璎络,腕配环钏,面貌端丽,姿态秀美。唐代有“宫娃如菩萨”之说,其实是“菩萨如宫娃”,这是佛教雕刻艺术中现实主义的部分,给人以美的享受。
须弥山石窟还有唐、宋、西夏等各个时代的题记多处,这些题记,是研究当时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
相关旅游景点:
金沙湾 宁夏长城 月亮山 天都山石窟 西安州古城 兵沟汉墓旅游区 隆德城 青铜峡一百零八塔 固原清真大寺 市体育场 朝那湫渊 固原清真寺 火石寨 泾源野荷谷 中宁石空寺 隋唐石门关 黄河红柳生态观光园 火石寨自然保护区 堡子山 泾源胭脂峡 泾源泾河源 东岳山 韭菜沟景点 归德沟景点 六盘山 盐池博物馆 固原清真 董府 牛首山寺庙群 灯盏山 百泉故址 西湖公园 马兰花大草原 禹王庙铁塔 沙沟拱北 秦汉萧关 北联灵湫 沙湖生态旅游区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 朝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