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佛坪大熊猫保护区旅游指南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于2005年3月正式颁证批准其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位于佛坪县境内的西北部,面积29240公顷,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枝密叶茂,为大熊猫繁衍生息提供了一片优越、舒适的乐土。
保护区内生态系统复杂,动植物种类繁多,已查明野生植物共158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有太白红杉、秦岭冷杉、水青树、独叶草等22种;此外还有多种药用、淀粉、纤维、蜜源等经济植物。已鉴定的脊椎动物有338种、两栖类12种、鱼类15种。采集昆虫标本2.1万余件,已鉴定出1354种,隶属于24目165科。在脊椎动物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共34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羚牛、金丝猴、豹、(虎)、金雕等6种;二级保护动物有林麝、鬣羚、斑羚、黑熊、金鸡、红腹角雉、勺鸡、大鲵等37种。
熊猫是重点保护动物,在保护区核心区内平均2.5平方公里就有一只大熊猫(0.4只/km2),密度居全国之首。本区大熊猫毛色奇特,不但有黑白色大熊猫,而且多次发现棕白色和白色的大熊猫。珍贵稀有的羚牛、金丝猴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逐年增加。
位于陕西省佛坪县境内,面积29240公顷,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在熊猫及森林生态系统。
本区地处秦岭中段南坡,最高峰鲁班寨海拔2904米,相对高差1900余米。区内峰峦叠翠、气候温和、森林景观原始古朴、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高等植物有158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连香树、独叶草、星叶草等20多种;高等动物有26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20多种。大熊猫是本区的保护重点,不但分布密度全国最大,且有棕色大熊猫在这一地区神秘出现,被誉为“宝中之宝”。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中段南坡,是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5000公顷。区内森林生态系统保持完整,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已发现的高等植物有184科684属1680种,列入国家保护的植物有24种。保护区内分布的脊椎动物有327种,其中兽类62种,鸟类211种,两栖爬行类36种,鱼类18种,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有大熊猫、羚羊、金丝猴等6种,二级保护动物36种。保护区是秦岭大熊猫分布的中心地区,占秦岭大熊猫种群数量的三分之一,每2.5平方公里分布1 只大熊猫,密度居全国之首。在这里还多次发现毛色奇特的棕白色大熊猫,充分体现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保护区近年来被列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GEF项目示范保护区,国内外专家多次前来考察,称这里为野生动物的乐园,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国务委员宋健于1994年6月亲临视察,称赞这里是中国西北部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佛坪县西北部,地处秦岭中段南坡,东径107。40’——107。55’、北纬33。33’——33。46’。东西纵深24.8公里,南北横延22.0公里,面积29240公顷。是以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朱鹮等珍稀动物为主的科考、探险、野外寻踪和原始森林、奇花异草、旖旎风光观赏为主的自然保护区。2004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并获世界旅游组织“绿色环球21”认证。被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理事会批准为生物多样性示范基地。在中国近2000个自然保护区中,属由中央部门直管的三个保护区之一,曾荣膺中国“首届梁希科普奖”。
秦岭复杂的地形地貌,多样化的气候环境,东西走向的山脉,在冰期对寒冷气流的阻隔以及南北动物区系的混杂交汇,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秦岭因而成为全球物种的“天然基因库”,其中包括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华南虎、朱鹮,独叶草、红豆杉、厚朴、珙桐等一大批珍稀濒危的动植物种类。
据历史记载早在汉魏时期,历史上著名的骆谷道从本区黄桶梁一带穿行而过,魏蜀相争多次用兵都经过此道。唐武德七年,复开骆谷道,成为长安与汉中、成都连接的交通枢纽。唐代皇帝李适、李儇为躲避战乱,经此道去汉中。如今,火地坝、蒸笼场、骡子店等遗址残迹犹存,历史上著名的傥骆道从自然保护区西北部穿行而过,至今仍保存完好。
佛坪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大熊猫分布的中心地带,种群密度居全国之冠,野外遇见率最高。现存大熊猫的几大隔离种群中,秦岭的大熊猫代表了原始的类型,在外貌形态上是最漂亮的一族,被认定为秦岭亚种。佛坪自然保护区是秦岭大熊猫野外研究基地,保证了大熊猫自然状态下的家园和“竹林隐士”的野外生存能力。秦岭动物区系中的旗舰物种是大熊猫,而作为旗舰物种的保护效应,还保护了哺乳动物87种,鸟类340种。保护区由于地处动物地理上东洋界和古北界交汇地,栖息地优良,不但物种丰富,而且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区内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潮湿的气候,980—2904米高落差的海拔,造就了明显的植被垂直分带,有高等植物242科777属1769种,奇花异草,茫茫林海,构成了重峦叠嶂,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的旖旎风光。
主要景点有:黑龙潭瀑布、天板桥瀑布群、娘娘潭、老君潭、擎天柱、观猴台、大树王、大熊猫抢救繁育中心及散养场、花房子遗址。
位于秦岭南坡中段的汉中佛坪县,面积3.5万公顷。区内的鲁班寨为最高峰,海拔2900米,由北向南延伸,地貌类型复杂,多悬崖深谷,有第四纪古冰川遗迹。
佛坪,是秦岭南坡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城,现在却越来越引人瞩目。这里最能引人注意的,莫过于依山势建筑的林业部佛坪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楼:一层层石砌护坡婉蜒而上,气势雄伟,俨然一座城堡。
保护区管理局下设三官庙、大亩坪和岳坝三个保护站。整个保护区处在佛坪、洋县和太白三县交界的三角地带,是大熊猫的一个集中分布区。1978年建立的佛坪保护区,以保护、驯养、繁殖国宝大熊猫为中心任务。三官庙一带,平均5.4平方公里内就有一只大熊猫。 1985年3月,在大古墙保护站,一只罕见的棕白相间的雌性大熊猫“丹丹”在这里被人们发现和抢救后,佛坪自然保护区的名气就更大了。
相关旅游景点:
陕西理工学院 石门 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蔡伦墓 南沙河风景区 镇巴烟云 山河堰 南湖 山河堰景区 石门 饮马池 天台山 拜将台 兴元湖公园 张良庙 天台森林公园 开明寺 武侯祠 午子山风景名胜区 旅游 古汉台 黎坪森林公园 武侯墓 拜将台 苏景园 佛坪大熊猫保护区 秦岭 长青自然保护区 南湖公园 勉县温泉 略阳灵崖寺 五门堰 红寺湖 张骞墓 张骞纪念馆 青木川 红寺湖 定军山武侯墓 紫柏山 五门堰
保护区内生态系统复杂,动植物种类繁多,已查明野生植物共158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有太白红杉、秦岭冷杉、水青树、独叶草等22种;此外还有多种药用、淀粉、纤维、蜜源等经济植物。已鉴定的脊椎动物有338种、两栖类12种、鱼类15种。采集昆虫标本2.1万余件,已鉴定出1354种,隶属于24目165科。在脊椎动物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共34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羚牛、金丝猴、豹、(虎)、金雕等6种;二级保护动物有林麝、鬣羚、斑羚、黑熊、金鸡、红腹角雉、勺鸡、大鲵等37种。
熊猫是重点保护动物,在保护区核心区内平均2.5平方公里就有一只大熊猫(0.4只/km2),密度居全国之首。本区大熊猫毛色奇特,不但有黑白色大熊猫,而且多次发现棕白色和白色的大熊猫。珍贵稀有的羚牛、金丝猴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逐年增加。
位于陕西省佛坪县境内,面积29240公顷,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在熊猫及森林生态系统。
本区地处秦岭中段南坡,最高峰鲁班寨海拔2904米,相对高差1900余米。区内峰峦叠翠、气候温和、森林景观原始古朴、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高等植物有158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连香树、独叶草、星叶草等20多种;高等动物有26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20多种。大熊猫是本区的保护重点,不但分布密度全国最大,且有棕色大熊猫在这一地区神秘出现,被誉为“宝中之宝”。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中段南坡,是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5000公顷。区内森林生态系统保持完整,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已发现的高等植物有184科684属1680种,列入国家保护的植物有24种。保护区内分布的脊椎动物有327种,其中兽类62种,鸟类211种,两栖爬行类36种,鱼类18种,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有大熊猫、羚羊、金丝猴等6种,二级保护动物36种。保护区是秦岭大熊猫分布的中心地区,占秦岭大熊猫种群数量的三分之一,每2.5平方公里分布1 只大熊猫,密度居全国之首。在这里还多次发现毛色奇特的棕白色大熊猫,充分体现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保护区近年来被列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GEF项目示范保护区,国内外专家多次前来考察,称这里为野生动物的乐园,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国务委员宋健于1994年6月亲临视察,称赞这里是中国西北部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佛坪县西北部,地处秦岭中段南坡,东径107。40’——107。55’、北纬33。33’——33。46’。东西纵深24.8公里,南北横延22.0公里,面积29240公顷。是以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朱鹮等珍稀动物为主的科考、探险、野外寻踪和原始森林、奇花异草、旖旎风光观赏为主的自然保护区。2004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并获世界旅游组织“绿色环球21”认证。被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理事会批准为生物多样性示范基地。在中国近2000个自然保护区中,属由中央部门直管的三个保护区之一,曾荣膺中国“首届梁希科普奖”。
秦岭复杂的地形地貌,多样化的气候环境,东西走向的山脉,在冰期对寒冷气流的阻隔以及南北动物区系的混杂交汇,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秦岭因而成为全球物种的“天然基因库”,其中包括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华南虎、朱鹮,独叶草、红豆杉、厚朴、珙桐等一大批珍稀濒危的动植物种类。
据历史记载早在汉魏时期,历史上著名的骆谷道从本区黄桶梁一带穿行而过,魏蜀相争多次用兵都经过此道。唐武德七年,复开骆谷道,成为长安与汉中、成都连接的交通枢纽。唐代皇帝李适、李儇为躲避战乱,经此道去汉中。如今,火地坝、蒸笼场、骡子店等遗址残迹犹存,历史上著名的傥骆道从自然保护区西北部穿行而过,至今仍保存完好。
佛坪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大熊猫分布的中心地带,种群密度居全国之冠,野外遇见率最高。现存大熊猫的几大隔离种群中,秦岭的大熊猫代表了原始的类型,在外貌形态上是最漂亮的一族,被认定为秦岭亚种。佛坪自然保护区是秦岭大熊猫野外研究基地,保证了大熊猫自然状态下的家园和“竹林隐士”的野外生存能力。秦岭动物区系中的旗舰物种是大熊猫,而作为旗舰物种的保护效应,还保护了哺乳动物87种,鸟类340种。保护区由于地处动物地理上东洋界和古北界交汇地,栖息地优良,不但物种丰富,而且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区内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潮湿的气候,980—2904米高落差的海拔,造就了明显的植被垂直分带,有高等植物242科777属1769种,奇花异草,茫茫林海,构成了重峦叠嶂,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的旖旎风光。
主要景点有:黑龙潭瀑布、天板桥瀑布群、娘娘潭、老君潭、擎天柱、观猴台、大树王、大熊猫抢救繁育中心及散养场、花房子遗址。
位于秦岭南坡中段的汉中佛坪县,面积3.5万公顷。区内的鲁班寨为最高峰,海拔2900米,由北向南延伸,地貌类型复杂,多悬崖深谷,有第四纪古冰川遗迹。
佛坪,是秦岭南坡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城,现在却越来越引人瞩目。这里最能引人注意的,莫过于依山势建筑的林业部佛坪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楼:一层层石砌护坡婉蜒而上,气势雄伟,俨然一座城堡。
保护区管理局下设三官庙、大亩坪和岳坝三个保护站。整个保护区处在佛坪、洋县和太白三县交界的三角地带,是大熊猫的一个集中分布区。1978年建立的佛坪保护区,以保护、驯养、繁殖国宝大熊猫为中心任务。三官庙一带,平均5.4平方公里内就有一只大熊猫。 1985年3月,在大古墙保护站,一只罕见的棕白相间的雌性大熊猫“丹丹”在这里被人们发现和抢救后,佛坪自然保护区的名气就更大了。
相关旅游景点:
陕西理工学院 石门 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蔡伦墓 南沙河风景区 镇巴烟云 山河堰 南湖 山河堰景区 石门 饮马池 天台山 拜将台 兴元湖公园 张良庙 天台森林公园 开明寺 武侯祠 午子山风景名胜区 旅游 古汉台 黎坪森林公园 武侯墓 拜将台 苏景园 佛坪大熊猫保护区 秦岭 长青自然保护区 南湖公园 勉县温泉 略阳灵崖寺 五门堰 红寺湖 张骞墓 张骞纪念馆 青木川 红寺湖 定军山武侯墓 紫柏山 五门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