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千佛洞与千佛寺旅游指南
碧霞宫之北有一突起的小山头,平顶削壁,高约4米,南北略长,人称“山上之山”。其西壁并排有两个石窟,南窟即千佛洞。券形洞口高150厘米,上额刻“佛国”二字,下面刻有六个巴思巴文,洞高250厘米,穹隆顶,饰有藻井,进深3米,窟内四壁造像990余个,最高的约2米,最小的只有4厘米,大部分已无头。
洞口内前有大唐永隆元年(680年)、开耀二年(682年)、永淳二年(683年)、如意元年(692年)等时期的题记。石开凿于盛唐时期。北窟洞口高150厘米,阔3米,进深170米,穹窿顶,饰有藻井。窟内雕有大小佛像120余尊,都已无头,洞内壁上刊有宋代嘉祐年间,明代成化年间题记。这是两个石窟中最晚的题记。
小山头的南、北、西三面凿有很多佛龛,多为唐代造像。有元、明、清各代题记,均有一定的书法价值。
千佛洞石造像虽大部分残损,但它还保留着盛唐时期的石刻艺术作品,是一批珍贵的文化遗产。1963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寺与千佛洞紧邻,寺以千佛洞得名,《河朔访古录》载:“千佛寺始建失考。寺内有石崖,高丈余,上建阁以祀真武。崖下凿洞二,并大小佛像身躯,而所谓千佛洞也”。于此可知建寺当在凿窟之后。
千佛寺现存建筑有水陆殿七间,十八罗汉殿五间,两廊各五间,过去曾作校舍用,已非佛寺面目。院内有桧柏一棵,高约4丈,围粗7尺余,枝叶茂盛,据测,有千年之久。
相关旅游景点:
映瑞池 灵山寺旅游区 清凉庵 白云山九龙 市简介 洗尘洞 孙膑、庞涓下棋处 水帘洞 职业技术学院 云梦山风景名胜区 亭台楼阁 白云山主峰 灵山寺 浮丘山 映瑞门 摩崖大佛及石刻 千古佛洞 白云山黑龙 市三兴康乐村 庞涓洞 南天门 灵梯 上圣殿 淇县灵山风景区 雁鸣湖 女娲神像 灵山 烈士陵园 毛遂洞 大伾山风景名胜区 书林之秀 青岩山 女娲宫 朝阳寺 五龙洞森林公园 倒坐观音殿 云梦山 碧霞宫 淇河天然太极图 太阳洞
洞口内前有大唐永隆元年(680年)、开耀二年(682年)、永淳二年(683年)、如意元年(692年)等时期的题记。石开凿于盛唐时期。北窟洞口高150厘米,阔3米,进深170米,穹窿顶,饰有藻井。窟内雕有大小佛像120余尊,都已无头,洞内壁上刊有宋代嘉祐年间,明代成化年间题记。这是两个石窟中最晚的题记。
小山头的南、北、西三面凿有很多佛龛,多为唐代造像。有元、明、清各代题记,均有一定的书法价值。
千佛洞石造像虽大部分残损,但它还保留着盛唐时期的石刻艺术作品,是一批珍贵的文化遗产。1963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寺与千佛洞紧邻,寺以千佛洞得名,《河朔访古录》载:“千佛寺始建失考。寺内有石崖,高丈余,上建阁以祀真武。崖下凿洞二,并大小佛像身躯,而所谓千佛洞也”。于此可知建寺当在凿窟之后。
千佛寺现存建筑有水陆殿七间,十八罗汉殿五间,两廊各五间,过去曾作校舍用,已非佛寺面目。院内有桧柏一棵,高约4丈,围粗7尺余,枝叶茂盛,据测,有千年之久。
相关旅游景点:
映瑞池 灵山寺旅游区 清凉庵 白云山九龙 市简介 洗尘洞 孙膑、庞涓下棋处 水帘洞 职业技术学院 云梦山风景名胜区 亭台楼阁 白云山主峰 灵山寺 浮丘山 映瑞门 摩崖大佛及石刻 千古佛洞 白云山黑龙 市三兴康乐村 庞涓洞 南天门 灵梯 上圣殿 淇县灵山风景区 雁鸣湖 女娲神像 灵山 烈士陵园 毛遂洞 大伾山风景名胜区 书林之秀 青岩山 女娲宫 朝阳寺 五龙洞森林公园 倒坐观音殿 云梦山 碧霞宫 淇河天然太极图 太阳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