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高等专科学校旅游指南
·学校简介
新余高等专科学校位于拥有“浙赣线上的明珠”、“仙女湖的故乡”美誉的江西省新余市城区内,是新余市唯一的普通高等学校。它处于新余市两大风景区??北湖风景区和仰天岗风景区的环抱之中,离闻名全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仙女湖风景区仅二十分钟的路程,校园依山傍水,山青水秀,环境优雅,景色宜人。
新余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新余职业大学, 1986 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办,它标志着新余自己创办高教事业的开始。为集中力量、充实办学条件, 1987 年,中共新余市委、新余市人民政府决定,新余职业大学与 1985 年成立的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新余分校以及 1987 年设立的江西师范大学新余专科班合并,统一教学,统一管理。为适应高教改革的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1992 年 4 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新余职业大学更名为新余高等专科学校,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新余分校归属新余高等专科学校领导,江西师范大学新余大专班同时自然消失。 1998 年,因职能归属,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新余分校从新余高等专科学校分离出去。 2002 年 2 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新余师范学校及其附属小学、新余卫生学校成建制地并入新余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了新的新余高等专科学校。
近 20 年的艰辛创业和发展,学校现占地面积 1200 亩,发展规划用地 2000 亩,校舍建筑面积近 20 万平方米,拥有两个高标准的 400 米跑道的田径运动场。现有基础化学、基础物理、生物、电工电子、专业技术、音乐美术、微机原理、软件中心、医学基础、医学临床、电化教学等 21 个基础和专业实验室,拥有座位数达 2000 多个的设备先进的语音室, 6 个外语调频发射台, 18 个计算机房,配备 1500 多台电脑,总座位数达 4000 多个的多媒体教室,教学设备总值达 2000 多万元,藏书 60 万册,中外期刊 1000 余种。 2001 年,学校开通了校园网,迈开了信息化建设步伐。学校还与上海、南昌、广州、深圳、浙江等地的一些工矿企业和教育单位签定了合作协议,建立了稳固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和人才输出基地。
全校有 500 余名教职工,其中博士生导师 1 人,博士 2 人,教授有 9 人,副教授 101 人,硕士 80 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专家、省级学科带头人各 1 人,省级骨干教师 3 人,省级教学名师 2 人,外籍教师 3 人。学校集中财力,坚持每年派遣一批青年教师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广州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等全国名牌大学进行脱产学习,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教师攻读在职和定向硕士、博士研究生。学校还从北京大学、台湾大学、南昌大学等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其中包括台湾大学教授胡述兆,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发起人、著名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专家王遐方,著名画家、教授傅二石,博士生导师、原南昌大学党委书记周绍森,博士生导师、教授、南昌大学副校长扶名福,博士生导师、教授、南昌大学副校长刘三秋,广东医科大学教授黄民,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副教授李点博士,美国里昂大学教授章向华。
根据新余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办学的实际条件,学校设有九系一部一附校,即人文科学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机电与自动化工程系、艺术系、外国语系、经济与贸易管理系、数学与物理系、体育系、医疗与护理系、中专部(师范部)和附属小学,开设有中文、数理、外语、音乐 4 个本科专业和工业自动化、机械制造与设计、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生物工程及应用、音乐、美术、体育、商贸英语、市场营销、经济法、法律、新闻学、国际金融、涉外秘书、电子商务、广告装璜等 43 个专科专业。招生的范围扩大到全国 27 个省、市、自治区。学校现有在校生 6000 多人,基本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办学格局。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养目标及规格。学校坚持教考分离制、学籍管理试读淘汰制、多证毕业制等制度,坚持计算机不达标不发毕业证,英语不达级不发毕业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强化管理和深化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997 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二级考试,整体通过率为 54.7% ,列江西省 37 所高校第五名, 1998 年,再上升至江西省高、师专科院校第一名。 2001 年,成功通过江西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合格评价。 2002 年,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示范专业的评估,涉外文秘专业成功成为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同年,电子电工实验室顺利通过江西省教育厅组织的基础实验室评估。 2004 年,我校在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口语大赛中(江西赛区)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同年,我校在高职高专全国数学建模竞赛(江西赛区)中,荣获一等奖。 2005 年,我校声乐普通组小合唱在全省第五届大学生文艺展演中获得一等奖。学校还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和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点,是江西省省级普通话推广基地和江西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在深化教学改革的同时,学校本着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的原则,充分利用人才集中、资料丰富、设备先进、交流方便的优势,大力加强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共有省级以上科研课题 28 项,校内科研立项 63 个,累计出版专著、教材百余部,都职工每年发表论文 600 余篇,创办有《新余高专学报》,办刊水平和质量日益提高。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全力保持校园稳定。建校以来,多次荣获江西省“文明学校”、“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高校学生公寓标准化建设先进单位”、“高校园林绿化先进单位”,新余市“文明单位”、“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军民共建先进单位”、“科技拥军先进单位”等 50 余项光荣称号。连续 10 年荣获江西省“国内安全保卫先进单位”称号。 2005 年我校在 2003----2004 年全省首次高、中等学校普通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成绩突出,被评为省级优秀单位,在高职高专中,是唯一一所专科学校。
学校遵循“立志、求实、勤勉、奋进”的校训,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的“精品”意识,从严治校,严谨治学,形成了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学校设立了多种奖学金、助学金,每年推荐一定比例的优秀毕业生到本科院校学习,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他们奋发成材。 10 余年来,学校已培养学生数万名,输送大批毕业生到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海南、浙江等地,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许多学生考取了北京大学等名牌大学的博士生,不少毕业生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有的成为记者、作家、艺术家、企业家……
目前,全校师生员工正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内练内功,外树形象,凝心聚力,加快发展,信心百倍,干劲十足地把学校建成一所立足地方、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独具特色的,以工科为主,涵盖文、理、经、管、医等多学科,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本科院校??新余学院,使它成为高素质人才的摇篮、科技创新的源泉、新兴产业的火车头、政府决策的智力库,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地址:江西省新余市城北五一路一号
邮政编码:338031
电话号码:(0790)6442861
传真:(0790)6455847
网址:http://www.xygz.net
相关旅游景点:
千佛崖 金牛回首 花园山庄 抱石公园 旅游 洪阳洞 花园山庄 罗坊会议纪念馆 阡陌良田 道教圣地阁皂山 抱石公园 阁皂山景区 樟树市博物馆 赣西科技职业学院 竹山洞"三关" 山洞风景区 义龙洞 万年桥 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 三洞 江口风景区 洪阳洞 寿星指路 罗坊会议纪念馆 仙女湖 西十一洞 严嵩洞 仙女湖 东九洞 江口风景区
新余高等专科学校位于拥有“浙赣线上的明珠”、“仙女湖的故乡”美誉的江西省新余市城区内,是新余市唯一的普通高等学校。它处于新余市两大风景区??北湖风景区和仰天岗风景区的环抱之中,离闻名全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仙女湖风景区仅二十分钟的路程,校园依山傍水,山青水秀,环境优雅,景色宜人。
新余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新余职业大学, 1986 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办,它标志着新余自己创办高教事业的开始。为集中力量、充实办学条件, 1987 年,中共新余市委、新余市人民政府决定,新余职业大学与 1985 年成立的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新余分校以及 1987 年设立的江西师范大学新余专科班合并,统一教学,统一管理。为适应高教改革的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1992 年 4 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新余职业大学更名为新余高等专科学校,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新余分校归属新余高等专科学校领导,江西师范大学新余大专班同时自然消失。 1998 年,因职能归属,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新余分校从新余高等专科学校分离出去。 2002 年 2 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新余师范学校及其附属小学、新余卫生学校成建制地并入新余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了新的新余高等专科学校。
近 20 年的艰辛创业和发展,学校现占地面积 1200 亩,发展规划用地 2000 亩,校舍建筑面积近 20 万平方米,拥有两个高标准的 400 米跑道的田径运动场。现有基础化学、基础物理、生物、电工电子、专业技术、音乐美术、微机原理、软件中心、医学基础、医学临床、电化教学等 21 个基础和专业实验室,拥有座位数达 2000 多个的设备先进的语音室, 6 个外语调频发射台, 18 个计算机房,配备 1500 多台电脑,总座位数达 4000 多个的多媒体教室,教学设备总值达 2000 多万元,藏书 60 万册,中外期刊 1000 余种。 2001 年,学校开通了校园网,迈开了信息化建设步伐。学校还与上海、南昌、广州、深圳、浙江等地的一些工矿企业和教育单位签定了合作协议,建立了稳固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和人才输出基地。
全校有 500 余名教职工,其中博士生导师 1 人,博士 2 人,教授有 9 人,副教授 101 人,硕士 80 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专家、省级学科带头人各 1 人,省级骨干教师 3 人,省级教学名师 2 人,外籍教师 3 人。学校集中财力,坚持每年派遣一批青年教师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广州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等全国名牌大学进行脱产学习,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教师攻读在职和定向硕士、博士研究生。学校还从北京大学、台湾大学、南昌大学等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其中包括台湾大学教授胡述兆,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发起人、著名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专家王遐方,著名画家、教授傅二石,博士生导师、原南昌大学党委书记周绍森,博士生导师、教授、南昌大学副校长扶名福,博士生导师、教授、南昌大学副校长刘三秋,广东医科大学教授黄民,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副教授李点博士,美国里昂大学教授章向华。
根据新余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办学的实际条件,学校设有九系一部一附校,即人文科学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机电与自动化工程系、艺术系、外国语系、经济与贸易管理系、数学与物理系、体育系、医疗与护理系、中专部(师范部)和附属小学,开设有中文、数理、外语、音乐 4 个本科专业和工业自动化、机械制造与设计、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生物工程及应用、音乐、美术、体育、商贸英语、市场营销、经济法、法律、新闻学、国际金融、涉外秘书、电子商务、广告装璜等 43 个专科专业。招生的范围扩大到全国 27 个省、市、自治区。学校现有在校生 6000 多人,基本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办学格局。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养目标及规格。学校坚持教考分离制、学籍管理试读淘汰制、多证毕业制等制度,坚持计算机不达标不发毕业证,英语不达级不发毕业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强化管理和深化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997 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二级考试,整体通过率为 54.7% ,列江西省 37 所高校第五名, 1998 年,再上升至江西省高、师专科院校第一名。 2001 年,成功通过江西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合格评价。 2002 年,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示范专业的评估,涉外文秘专业成功成为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同年,电子电工实验室顺利通过江西省教育厅组织的基础实验室评估。 2004 年,我校在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口语大赛中(江西赛区)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同年,我校在高职高专全国数学建模竞赛(江西赛区)中,荣获一等奖。 2005 年,我校声乐普通组小合唱在全省第五届大学生文艺展演中获得一等奖。学校还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和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点,是江西省省级普通话推广基地和江西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在深化教学改革的同时,学校本着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的原则,充分利用人才集中、资料丰富、设备先进、交流方便的优势,大力加强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共有省级以上科研课题 28 项,校内科研立项 63 个,累计出版专著、教材百余部,都职工每年发表论文 600 余篇,创办有《新余高专学报》,办刊水平和质量日益提高。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全力保持校园稳定。建校以来,多次荣获江西省“文明学校”、“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高校学生公寓标准化建设先进单位”、“高校园林绿化先进单位”,新余市“文明单位”、“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军民共建先进单位”、“科技拥军先进单位”等 50 余项光荣称号。连续 10 年荣获江西省“国内安全保卫先进单位”称号。 2005 年我校在 2003----2004 年全省首次高、中等学校普通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成绩突出,被评为省级优秀单位,在高职高专中,是唯一一所专科学校。
学校遵循“立志、求实、勤勉、奋进”的校训,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的“精品”意识,从严治校,严谨治学,形成了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学校设立了多种奖学金、助学金,每年推荐一定比例的优秀毕业生到本科院校学习,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他们奋发成材。 10 余年来,学校已培养学生数万名,输送大批毕业生到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海南、浙江等地,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许多学生考取了北京大学等名牌大学的博士生,不少毕业生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有的成为记者、作家、艺术家、企业家……
目前,全校师生员工正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内练内功,外树形象,凝心聚力,加快发展,信心百倍,干劲十足地把学校建成一所立足地方、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独具特色的,以工科为主,涵盖文、理、经、管、医等多学科,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本科院校??新余学院,使它成为高素质人才的摇篮、科技创新的源泉、新兴产业的火车头、政府决策的智力库,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地址:江西省新余市城北五一路一号
邮政编码:338031
电话号码:(0790)6442861
传真:(0790)6455847
网址:http://www.xygz.net
相关旅游景点:
千佛崖 金牛回首 花园山庄 抱石公园 旅游 洪阳洞 花园山庄 罗坊会议纪念馆 阡陌良田 道教圣地阁皂山 抱石公园 阁皂山景区 樟树市博物馆 赣西科技职业学院 竹山洞"三关" 山洞风景区 义龙洞 万年桥 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 三洞 江口风景区 洪阳洞 寿星指路 罗坊会议纪念馆 仙女湖 西十一洞 严嵩洞 仙女湖 东九洞 江口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