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的逍遥津公园旅游指南
逍遥津公园正门
公元三世纪时,魏、蜀、吴三国鼎立,合肥属于魏辖地,是江淮咽喉,军事重地。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东吴孙权趁曹操兴师西征汉中张鲁,合肥空虚之机,亲率雄师十万攻打合肥。镇守合肥的魏将张辽在强敌压境,众寡悬殊的危急关头,临危不惧,履险如夷,毅然率领将士出击迎敌,以少胜多,大败吴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张辽威震逍遥津”一战,战场就在今逍遥津公园一带。
逍遥津公园内的张辽雕塑
随着时代的变迁,逍遥津这个三国时代的古战场历经沧桑。宋代道乾年间,合肥城扩大,逍遥津被圈入城内。明代官僚窦家冉将逍遥津占为私有,改名“窦家池”。清代康熙年间被一官僚地主王某所霸占,改名“斗鸭池”。光绪年间又为合肥官僚龚心钊所占有,他自号豆隐,因此又改称“豆叶池”。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开始将逍遥津辟建为公园。一九五三年正式以逍遥津公园命名,隶属于市园林局,属正科级单位,有在职职工340人,离退休人员140人。经过多年的精心建设经营,逍遥津公园现占地31.3公顷,其中水面11.2公顷。逍遥津公园平面成扇形,全园由水系自然地分为东西两园。东园水域辽阔,草坪宽广,主要是青少年活动区、文化活动区和动物展区。这里有逍遥阁、渡津桥、逍遥墅、逍遥湖、张辽塑像、儿童乐园、游乐场、草坪广场、文化宣传长廊、动物园以及茶社、餐馆等各类服务设施。西园境内溪流交织,地形地貌多变,主要是安静休息区。这里绿荫覆地,亭廊曲回,疏影横斜,曲径通幽,给人以步移景异,闹中取静之感。园内以植物造景为主,建筑和园林小品起点缀作用,植物同山石、建筑、水体相互烘托、配合,构成浓墨重彩,宁静幽深的景观意境,形成了水榭、梅花山、牡丹园、藏幽园、张辽衣冠冢和陈列室等风光各异的景区和景点。
今天,逍遥津公园正以蓬勃的生机发挥着供人们游览、娱乐、休憩和美食等综合功能,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添绚丽的光彩。
包公墓园内的照壁
包公墓位于合肥市包河南畔,是北宋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包拯及其夫人、子孙遗骨迁安重建的墓园。占地三公顷,是国内目前较为完整的古代名臣墓园。包拯(999-1062),庐州(合肥)人,宋仁宗嘉佑七年(1062),病逝于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享年64岁,谥孝肃。次年归葬故里,安葬于庐州合肥县城东公城乡,即今合肥市东郊大兴集。南宋时,包拯墓园曾遭到严重破坏,继又及其亲属墓进行重修.
包公墓内的家族墓
1956年,包孝肃公墓园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3年省市文博部门对包拯了清理发掘,出土包拯及其夫人、儿子、儿媳、孙子等六人墓志和包拯遗骨及其部分陪葬品。这为研究包拯生平、政绩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考证资料。1985年开始对包公墓园进行重建,1987年建成。重建的包孝肃公墓园,依据史料有关记载和原包拯墓发掘资料设计,园内建筑按宋《营造法式》建造
墓园建筑由西向东排列,主要建筑有高4.2米、宽10.5米的大型照壁;有标表等级的高度为6.4米的子母双石阙;神门为三开间二进深建筑;神门内神道两侧面是望柱、石虎、石羊、石人(文武史)组成的石刻群;专供祭祀的享堂,内设神龛,包拯神主安放在帷幔正中,视之肃然。享堂后是高5.2米的包拯墓;包拯墓北侧是附葬区,有包拯夫人及其子孙等墓5座,出附葬区拾阶而下入墓室,墓道两侧石壁上刻有仿宋《二十四孝图》和《接引图》;墓室前正中端放包拯墓志铭。墓室中安放着金丝楠木棺具,内敛包拯遗骨。整个墓园四周有神墙围护,内有神道贯通,建筑群因地布局随势起落;满园苍松翠柏,碧草如茵、古朴幽静。百余位全国著名书法家为墓园撰写的楹联、匾额、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墓园的题词,不仅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墨宝,更增添了庄严肃穆的气氛。
相关旅游景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龙泉古寺 蜀山春晓 龙城遗址 周老圩 工业大学 骆岗机场 花园艺苑 花冲公园 安徽省博物馆 六家畈 包河 严家松园 大城头遗址 月潭庵 三河古镇 火山景观 舜耕山国家森林公园 清吴长庆墓 吴王庙 琥珀山庄 江南田园风光 梅山水库 浮槎山 大陈墩遗址 野生动物园 包公园 安徽名人馆 摩崖石刻 阜阳:颍州西湖千年流芳 明珠广场 六安市区景观 市体育馆 佛教文化 三河镇 东石笋 李鸿章故居 体育局网球中心 徽园 天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