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公交站头话“港湾”
给公交站头添把“伞”,是今年市两会上的一个重点提案。跟建设立体停车库的建议相似,这类议案提案来自民间,有着扎实的民生内涵,也因此得到街头巷尾的热议和网络追捧。
在百度上搜索“公交候车亭”时,跳出来的一个词我很喜欢,叫做“港湾式候车亭”,亦即为公交汽车开辟独立的车道和停靠点。一见“港湾”,就让人联想到避风港,一处夏日纳凉防晒、冬季避风挡雨的好场所。其实,不仅是给公交站头添把“伞”,让百姓出行有个舒适“港湾”,在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很多方面,都需要心存“港湾”理念,真正以百姓所需为前提,以百姓生活舒适为主旨。
细观这场热议,集聚各方观点和立场,既有政协委员的亲历调研和慷慨陈词,也有普通百姓的日常体验和迫切需求,还有相关部门和单位的现身说法。听起来各方都有各方的道理,代表委员和老百姓质问:“站点候车,谁能为我挡风遮雨?”部门和单位已表示将加紧排查、尽量改善,同时也颇感无奈:“老城区一些路段的停靠站位置小、车流量大,不具备建设候车亭条件,再加上附近商家阻挠建设,还有候车亭屡屡遭人为破坏……种种问题挺棘手。”
诚然,民生问题落实起来挺棘手、不顺畅,是句实话,但要不要落实、落实得好不好,绝非大而化之的选择题,而是实实在在的必答题,它不光考验城市交通、社会运转和百姓出行,更考验城市管理者内心的民生重量。正因此,这道必答题,没有回旋余地,只有做,并且要做好。
近年来,我们看到政府部门已经做了不少努力,像米莉沙花苑住宅楼加装电梯、市区新南站人行天桥配备自动扶梯、附二医人行地道的投用,都是一件一件与百姓起居出行密切相关的“民生小事”,这些“民生小事”因为科学规划、合理建设、长效管理,而使之真正发挥出便民效果,起到舒适“港湾”的作用,赢得百姓赞誉。这样的“小事”,也正是百姓心中政府部门办成的“大好事”。
好事不嫌多,换句话说,老百姓期待着一件又一件为民办的大实事。“站点候车,谁能为我挡风遮雨?”老百姓的困惑与质问,恰恰反映出城市建设在细节上仍有不足,城市管理在人文关怀上仍显缺位。而当低碳出行日益成为一种健康、节能的出行方式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各个环节势必成为当务之急,如便捷舒适的城市公交优先体系,就是低碳出行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不过,正如有些部门颇感棘手的,是民生设施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协调与沟通问题,这也构成了城市文明的一道新考题。就像新南站人行天桥的自动扶梯,在投用之初也遭遇不少不和谐的举动。在此,市民素质提升是一方面,管理到位、规范运行也同样重要。比如修建公交候车亭的标准不必太高,简洁实用即可,这样资金负担不会过重;老城区路段能否根据地形特点,量身设计轻型候车亭;日常维护能否制定长效方案,文明使用细节可在站头上进行显著标注,对蓄意破坏者可出台惩罚举措等……
港湾多风景,若有关部门能继续心存“港湾”理念,优化服务和管理,那么不仅百姓生活多了一处处“港湾”,也为城市添了一道道靓丽风景线。
相关新闻:
2010年大庆七成公交车有望“刷卡”
哈尔滨紫蓬山旅游公交应尽快上马
福州琴亭高架桥交通管制期间两公交线路调整
许昌公交司机为赶吃饭起点直奔终点 私改线路被辞退
南京西善桥街道开通我市首条临时公交线 自筹资金
深圳乘公交被拒载超六成
株洲一年之内120多位公交司机遭到殴打
9日济宁现降温天气 11日气温回升最高至16℃
大连今天滨城天气晴好最高气温2℃ 暖阳高照气温升
成都省内主要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