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碧云寺旅游指南
碧云寺位于海淀区香山东麓。始建于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由丞相耶律楚材的后裔阿勒弥(又说阿里吉)舍宅为寺,初名碧云庵,明正德年间由御马监太监于经扩建为寺,并在寺后营建了生圹,因而又名于公寺。明天启三年(1623年)权监魏忠贤又重修此寺。至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再次重修此寺,增建了金刚宝座塔,行宫和罗汉堂。
碧云寺占地4万余平方米,坐西朝东,依山势从山门至寺顶共有六层院落,逐进而高。山门前临深谷,上架石桥。过桥入门,再进为哼哈二将殿,再上为四大天王殿。再进为正殿,前有月台,上有经幢两座,店内供奉如来、菩萨诸像等。大殿后有乾隆御制《碧云寺碑记》碑亭一座,碑亭之后为菩萨殿。菩萨殿后原有之殿,因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曾停灵于此,而辟为纪念堂。寺之最后为塔院。中有四柱三楼石坊一座,上刻蔺相如、李密、诸葛亮、陶渊明、狄仁杰、文天祥、赵璧、谢玄浮雕人物像。俗称“忠孝节义廉”牌坊。坊之后为乾隆御制金刚宝座塔碑亭。雄伟的殿堂层层迭起,肃穆庄严;满山松柏参天,浓荫蔽日。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建筑布置分三路:进外山门,中路中轴线有内山门、天王殿、正殿、菩萨殿、后殿、金刚宝座塔;南路主要建筑是罗汉堂;北路有水泉院。山门外石桥前有石狮一对,雕琢精细,形态威猛,据传为明代遗物。
碧云寺,山水清幽、林木葱郁、建筑宏丽华美,为北京西山诸寺之冠。
碧云寺旅游景点:
石桥
石桥架于山门前沟壑上,沟深五丈余,流泉响涧悦耳。桥为汉白玉石雕砌,单孔,造型古朴。桥畔松柏参天,绿荫蓊郁。盛夏时节,游人登上石桥,顿觉暑气即消。石桥前蹲伏石狮一对,雕工精细,但表情呆滞,似有忏悔之意。相传这对狮子是魏忠贤所制,因此后人有诗曰:"剩得双狮在,营坟枉自忙",对作恶多端的魏忠贤予以辛辣的讽刺。
山门
碧云寺山门
过了石桥,拾级而上,便有两道山门殿。山门殿内,原有明代泥塑哼、哈二将神像。
弥勒佛由来趣谈
该殿正中有一尊明代铸造的大型青铜弥勒佛坐像,其体态生动、自然,满脸笑容,十分可亲、可敬。殿内左右两侧,则有威武的四大天王塑像。 "弥勒"为梵文的译音,意即"慈氏"。据佛经所载,他住于上界的兜率天,后降生人间,于龙华树下继承释迦牟尼成佛。相传,五代时期浙江奉化有一云游僧,身躯胖大,袒胸露腹,随身携一布袋,四处化缘,见物即乞,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形如疯癫,人称布袋和尚。后来端坐而逝,临终前不断念道:"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万。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世人认为他是弥勒的化身。弥勒与布袋和尚的形象,也就融为一体了。隋唐以来,农民起义多以"弥勒降生"为号召。明太祖朱元璋幼年出家当和尚,后以白莲教为口号举起义旗,夺得天下。相传他做皇帝后,曾诏令所有寺庙都要塑奉大肚弥勒佛像,并在他出家的皇觉寺(安徽凤阳)弥勒殿,悬挂了一副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亦庄亦谐,别具风格。
碧云寺
释迦牟尼殿
殿内原供释迦牟尼佛像,两侧墙壁塑有十八罗汉像和《西游记》中的神怪故事画。技法精妙,是明代彩塑中的珍品。 殿前左右两侧各竖八棱经幢一座。院内苍松翠柏和银杏古树参天蔽日。一座雕栏石桥架于院中的水池上,池水澄碧,游鱼可数。据说,明代万历皇帝曾在桥上宴饮观鱼。
碑亭
碑亭位于释迦牟尼殿后,是一座双檐八角琉璃亭。内设龟趺石碑一通,碑文为清乾隆手迹,记述了寺院历史沿革及其规模。
菩萨殿
碑亭之后为菩萨殿。殿内供奉五大士像,即观世音、文殊、大势至、普贤、地藏五位菩萨。
孙中山纪念堂
孙中山纪念堂位于全寺中心,设在原普明妙觉殿内。正厅前檐横匾为宋庆龄同志手书。正厅中央安放有孙中山先生的半身塑像,背后是高大的朱红漆雕屏风。右侧陈列孙先生的墨宝遗著,左侧陈放着1925年3月30日苏联政府送来的玻璃钢盖棺。当时,孙先生已入殓半月,故未能用上,陈放此处,留作纪念。厅内左右墙壁上,镶嵌着用汉白玉石雕刻的"孙中山致苏联遗书"全文,镏金大字,晶莹闪烁。正厅两侧厢房,为孙先生生平事迹展室。 孙中山先生,广东中山人,1866年11月12日出生,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终年59岁。当时曾停灵于寺后的金刚宝座塔内,1929年5月才移葬南京中山陵。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共和国。之后,又与中国共产党实行国共合作,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革命的新三民主义,为我国民主革命事业建立了伟大功勋。人们来到这庄严、肃穆的纪念堂参观,缅怀这位伟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无不肃然起敬。
五百罗汉堂
五百罗汉堂坐落于孙中山纪念堂右侧,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仿杭州净慈寺罗汉堂建造。建筑平面呈田字形,殿顶设有宝塔、楼阁,象征"西方净土"和"极乐世界梵宫仙宇"。正门内塑立四大天王像,俗称四大金刚。东侧两尊为执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执宝剑的南方"增长天王";西侧两尊为执?索的西方"广目天王",执宝幢的北方"多闻天王"。据佛教传说,四大天王是释迦牟尼的外将,各居须弥山一方,护持四方国土和人民。 堂内共塑有五百尊罗汉像。塑像通高1?5米,木质雕刻,外饰金箔,千姿百态,造型生动。罗汉,是梵文"阿罗汉"的省称,原为小乘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得到此种果位的人,即称为"阿罗汉",简称"罗汉"。 堂内中央设"三世佛",东、西、南、北各道口分塑有护法神韦驮、地藏菩萨、接引佛和疯僧。传说,疯僧便是杭州灵隐寺嘲讽秦桧的疯和尚。
济公-"梁上君子"
在堂内北面的房梁上,有一尊最小的塑像,这便是济公活佛。济公为何坐于梁上传说,佛祖如来在灵山召集法会排座次时,济公迟到了,已无他的座位,加之辈数又小,只得坐于梁上而故名。
乾隆自塑罗汉像传说
在五百尊罗汉中,有一尊身着盔甲、气宇轩昂、庄重威严、与众不同的罗汉,原来这是清代乾隆皇帝自封罗汉所塑的佛像。乾隆为何要塑此金身?据说,一因其崇信佛教,想成为罗汉;二因该罗汉堂是他下旨兴建的,为享受香火,所以将自己及顺治、康熙等列祖列宗都塑了进去。 该罗汉堂集500罗汉及清代帝王于一堂,数量众多,形体高大,雕绘精美,为我国最著名的罗汉堂之一。
牌坊
从孙中山纪念堂后拾级而上,顺山势建有木、石、砖三座形式各异的牌坊。 第一座,为木质彩绘牌坊。 第二座,是汉白玉石雕牌坊,长34米,高10米,上刻云纹、狮子、麒麟等浮雕,极为精致美观。牌坊两侧有石雕照壁,上刻有八个古代人物浮雕像。左有: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名臣),李密(西晋太守),诸葛亮(三国时蜀国政治、军事家),陶渊明(东晋诗人、文学家)。右有:狄仁杰(唐代武则天时名臣),文天祥(南宋民族英雄),赵璧(元代河南经略使),谢玄(东晋名将)。此外,照壁上还刻有麒麟、八仙过海等浮雕,为我国雕制最精美,内容最丰富的牌坊之一。 穿过石牌坊和小石桥,在左右两座碑亭的衬托下,中间是一座巨大的砖石牌坊。 木、石、砖三座牌坊,簇拥着高高耸立的金刚宝座塔,气势宏伟,如同传说中的佛国仙境。
金刚宝座塔
金刚宝座塔,本指建于印度菩提伽耶城释迦牟尼悟道成佛之处的纪念塔。后来,凡仿该塔形制而建的塔,均称为金刚宝座塔。碧云寺的金刚宝座塔是寺内最高大、美丽的建筑物,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塔高34.7米,全部用汉白玉石砌成。最底层为双重塔基,有石阶可登塔顶。塔顶建有五座小石塔,五塔各代表一尊如来佛:中央塔代表大日如来,东塔代表阿?如来,南塔代表宝生如来,西塔代表阿弥陀如来,北塔代表不空成就如来,所以也称为五轮塔。整座宝塔从塔基到塔顶,通体刻满诸神、金刚、狮象和云龙等浮雕,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孙中山先生逝世以后,其灵柩曾暂停于塔内。灵柩迁往南京后,孙中山先生生前的衣冠封葬于此塔基的拱门里,所以该塔又是孙中山先生的衣冠冢。
水泉院
水泉院位于孙中山纪念堂左侧石阶下。院内松柏参天,清幽安谧。有泉水从石壁隙中流出,潺潺有声。原是皇家的"听水佳处"和行宫院。 院内右侧峭壁下有个圆拱形山洞,名叫"三仙洞"。洞内极为清凉,为过去的供佛洞穴。 院南有棵"三代树",得名原由是:在一棵枯老的柏树上,长出第二棵柏树;第二棵柏树枯老后,在腐朽的树墩上又生长出一棵白果树。"三代"树接续而生,为寺内的一个奇景。
交通:乘旅游车或乘318、333、347、360路汽车可到达。
相关旅游景点:
长寿园裕华农家院 青龙峡侯家庄农家院 刁窝 喇叭沟门原始森林生态景区 龙庆峡风景区 国子监街和牌楼 慕田峪长城 中华航天博物馆 三峪自然风景区 清真寺 谐趣园 云岫谷自然风景区 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 市 紫云山 中国戏曲学院 斋堂镇后桑峪村 灵山西藏博物园 北京山水农家 北京语言大学 云梦山 龙乡湖 三皇山 神堂峪晓月农家院 北京航空航天模型博物馆 水库 响水湖双缘农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体育博物馆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世外仙境果园 北京海洋馆 宝光寺 上地 北京乡村乐园 什刹海 龙湾屯安利隆生态旅游山庄农家院 北京绿色度假村 响水湖俗师傅农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