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华东理工大学旅游指南
·华东理工大学概况
华东理工大学地处人文荟萃、海纳百川的大都市上海,原名华东化工学院,其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公学和震旦学院,是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的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的全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院校。1956年被定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1960年起被中共中央确定为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高校。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1996年6月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1997年10月,上海市参与共建共管。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是国家首批实施自主招生改革的22所高校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改革与建设,学校从一所单科性院校逐步发展成为学科特色鲜明、理工农医经管文法等多学科研究型的全国重点大学。现任党委书记沈伟国、校长钱旭红;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任名誉校长。
学校校园环境优雅,风景秀丽,是上海市花园单位。现有徐汇、金山和奉贤三个校区,地处上海海湾旅游度假区的奉贤校区正在建设中。学校总占地面积176.8万余平方米,各类建筑总面积51.3万余平方米,建有体育馆、游泳池、塑胶田径场等一批标准体育设施。校图书馆总藏书230万册,收订中外文期刊17,000余种,拥有CA、EI等大型光盘数据库20余种和美国全套专利缩微胶卷;是全国化工院校情报协作网组长单位,建有北京图书馆光盘信息中心上海分中心、教育部科技项目咨询及成果查新中心工作站、上海高校外国教材中心等机构。校分析测试中心、珠宝检测中心为国家计量认证单位。
学校设有化工学院、石油化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与信息管理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中德工学院等16个专业学院和1个直属体育系。学校还设有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筹)、理工优秀生部、人文科学研究院。
学校学位授权点覆盖了理、工、农、医、管、哲、经、法、文、历史、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34个一级学科。有54个本科专业,121个硕士授权点、43个博士授权点、16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和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 、高校教师专业学位授予权, 并设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化学工程学科为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化学工程学科、化学与制药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工科化学建有国家级课程建设基地。
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2万余人,研究生5550余人(其中博士生783人),全日制本科生14100余人;另有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学生19000余人。教职员工39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4名,兼职院士18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名,国家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11名。有各类正副高级职称的人员1000余人。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崭露头角,其中4人被评为上海市科技精英,1人被评为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11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5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学校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以面向企业为主,不断深化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质量居上海市高校前列。学校有“国家精品课程”4门,“上海市精品课程”24门。1997年以来有83个项目被评为上海市高校教学成果奖,11个项目被评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996年以来在国家和省部组织的优秀教材评选中,先后有60本教材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教材奖。多年来,学生在国际国内数模竞赛中屡创佳绩,多次名列上海市或全国参赛学校之首,1997年、2005年先后两次获得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特等奖,使我校成为国际上少数两获殊荣的高校之一;在历年全国和上海市级各类英语比赛中频获大奖,2000年、2005年上海市高校英语演讲比赛上,我校选手囊括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两项冠军。同时,在物理、计算机编程、电子设计、机器人制作、科技发明等方面的竞赛中也成绩斐然,均名列国内和上海市高校前列。
学校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有53个研究所(中心)、8个国家级研究基地、12个省部级研究基地,是全国6所首批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高校之一。学校拥有一支老中青结合的、有800多名专兼职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队伍,近年来,每年承担各类研究课题800多项,科研经费逐年增加,2001年超过1亿,2004年又超过2亿,2005年达到2.51亿。从1980年至2005年累计承担的5000多项科研课题中,获奖成果550多项,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及国家科技进步奖39项,获省部委科技进步奖460多项,获得国内外专利480多项。取得新型水煤浆气化技术、纤维素废弃物制取乙醇技术、可资源化烟气脱硫技术、水氯镁石先进脱水工程技术、微生物表达蛋白药物规模化制备平台技术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GMT复合材料、化纤碳白、人工钙骨水泥、冶炼厂SO2回收、干煤粉气化、新型自控发酵罐等一批高新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重视并不断拓展对外合作交流,己与美、日、法、德、英、加、韩和澳大利亚等国的60多个高校、企业集团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广泛的学术交流关系。
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学校始终坚持花大力气,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学校率先进行“两课”改革,改革成果分别获得上海市和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在上海市组织的学习邓小平理论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连续五年获得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在营造育人环境、创新育人机制,发挥整体育人优势的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涌现了一大批上海市和全国优秀学生、先进集体和文明寝室;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上海市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被评为“上海市群体工作示范单位”、“上海市艺术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拥军优属模范单位”、 “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1996年以来连续五次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光荣称号。
半个多世纪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7万多名毕业生,其中9人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多人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一大批人成为高校、科研机构、骨干企业的领军人才和高级技术专家。1988年,在学校庆祝石油加工系成立三十周年时,江泽民同志欣然题词:人才辈出。
今天,华东理工大学正昂首阔步,朝着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国际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前进。
相关旅游景点:
新天地 虹桥公园 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亨昌里 红厦体育俱乐部 蕃瓜弄 莘庄公园 福州路 梅川公园 松江农庄度假村 昆山公园 乌鲁木齐里 复旦大学博物馆 工商外国语学院 淀山湖 宝山体育场 松江方塔园 虹桥国际机场 东安公园 国际体操中心 渔阳里弄 爱思公园 刘海粟美术馆 政法学院 东方绿舟 陈云故居 普陀公园 唐一岑墓祠 国际网球中心 磁悬浮列车 植物园 昆虫博物馆 凯桥公园 川沙古城墙 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 崇明县体育场 浦东小陆家庭旅馆 古华公园 浦东新区家庭旅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