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医学院旅游指南
泸州医学院创建于1951年,隶属于四川省人民政府领导,四川省教育厅主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77年批准的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和1993年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1年开始与兄弟院校联招博士生,2002年底被教育部批准为具有长期招收留学生资格学校,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是四川省首批5所“电化教学示范学校”。经过54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一所以医学本科教育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留学生教育、相当规模研究生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具有中西医结合学科特色优势,在省内有较高知名度,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高等医学院校。54年来,学院共培养高级医药卫生人才2万余名,为四川省乃至西部地区的高等医学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办学规模
学院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4798人,其中,外国长期留学生214人,硕士研究生509人,普教本科生12047一定数量的短期留学生、联合招收的博士生、硕士课程进修班学生、普教专科生和成人教育本专科学生。普教本科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二)学科专业
学院现设有16二级院(系)、全日制普教本科专业21个、专业方向9个,共涵盖医学、文学、理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教育学等7个学科门类。有8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四川省人才培养基地、17门省级重点建设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三)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2745人,教师879人,其中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9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3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硕士生导师202人,高级职称人员526人(其中正高职称128人,副高职称398人)。另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医学遗传学家吴旻教授为我院名誉院长,聘请国际矿产资源科学院院士、乌兹别克共和国自然科学院院士、著名地质学家何知礼教授为我院院长顾问,聘请来自日本等国的4名外国医学专家为我院客座教授,聘请有北京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院校的知名教授为我院兼职教授。
现有教师队伍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共有359人,占教师总数的41.26%(其中硕士研究生共有330人,占教师总数的37.93%,博士研究生共29人,占教师总数的3.33%)。
(四)校舍设备
学院现有三个校区,共占地面积1626亩,尚有规划用地1000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总额1.7亿元人民币,固定资产总额4.8亿元人民币。
学院图书馆藏书102万册,建有120座电子阅览室,可在网上检索7000余种科技期刊,查阅50万种电子图书;有覆盖全院的计算机校园网、56间多媒体教室、600座计算机网络教室、300多座语音教室等网络电教设施;有先进的人体科学陈列馆1个;有15万余平方米教学楼、6947平方米图书馆、8万多平方米学生公寓、11600平方米学生食堂、近1万平方米标准化体育馆、400 米标准运动场1个、训练场2个、标准篮球场30个、50 米标准游泳池1个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学院现有综合性三级甲等附属医院、三级乙等附属中医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和省级重点中等卫生学校各1所;有非直管附属医院7所,教学实习医院70所,教学病床20000余张。另外,“四川升和泸医制药有限公司”已成为药物生产、研发和学生实习的重要基地。
(五)教学质量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建立健全了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努力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一九九八年以来,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中连续几年名列省属高校第一名。近年普教本科招生及毕业生就业情况均呈现递增的良好态势,招生录取分数线在四川省属院校中名列前茅,连续多年保持较高就业率,培养的学生因思想道德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过硬和适应能力强等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六)科学研究
经过54年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教育与科研已成为我院的办学特色,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目前,学院有心血管医学研究所等16个省级院级研究机构。1993年以来,我院共获准各级科研课题723项,其中国家部省级65项,厅局级206项,获得国家部省级自然科学奖励41项,部省级人文社会科学奖励21项,转让成果20项,获国家专利12项,出版专著、教材98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829篇。1993年以来,科研总经费2700多万元。省级重点实验室心肌电生理学研究室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部省市项目40项,7项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学院办有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并获国际文献检索系统CODEN代码和国家科技期刊统计源的《泸州医学院学报》。与美国、日本、德国等9个国家的教学、科研、医疗机构建立了长期联系,并开展了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有国内规模最大的电生理实验室、四川省唯一的烧伤研究室和血管外科研究室。我院早在20世纪60年代率先在四川成功开展断肢再植手术,70年代末期继华西医大之后在四川第二个开展器官移植手术,2004年4月成功开展了四川省首例联体婴儿分离术,2005年4月成功开展了四川省首例心脏移植手术。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七)研究生教育
学院于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0年被批准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2003年被批准成为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现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个:中药学;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分别是: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药理学、中医内科学、内科学、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儿科学、神经病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麻醉学、针灸推拿学、口腔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其中内科学、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中西医合临床共覆盖了基础和临床30余个三级学科专业。我院内科学传染病学专业已从2001年起与重庆医科大学联合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省级研究机构心血管医学研究所自1986年起先后指导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重庆医科大学、山东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昆明医学院、汕头大学医院等9个单位的生理学、心血管、呼吸、神经内科等1名博士后、10名博士、16名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目前,学院正抓紧做好学科建设工作,为争取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而努力奋斗。
(八)留学生教育
学院自1996年起就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已培养短期留学生60余名。2004年开始招收长期留学生。现有来自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4个国家的214名长期留学生, 实行全英文临床医学专业课教学。
面对西部大开发和高教大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高层次医学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形势,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对我院办学的定位,学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和建设“学习、和谐、奋进、品牌”泸医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以保持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以科研工作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安全稳定为保障,万众一心,开拓创新,努力推进学院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相关旅游景点:
四川红龙湖公园 合江佛宝风景区 海潮湖 四川市龙透关 方山旅游区(AAA级景区 四川市倒流河旅游区 张坝桂林园 三华山风景区 龙马潭 红龙湖公园 机场 龙脑桥 九狮景区 张坝桂圆林 凤凰湖(AA级景区) 玉蟾山景区 法王寺 纳溪方山风景区 四川市天仙洞 龙透关 钟鼓楼 福宝古镇 丹山风景区 倒流河旅游区 四川方山景区 丹山风景区 四川市报恩塔 古蔺黄荆风景区 佛宝风景名胜区 四川市三华山风景区 四川市护国岩 玉龙湖 四川市忠山风景区 张坝桂圆林(AA级景区) 四川市古蔺黄荆风景区 丹山 四川市玉龙湖 四川钟鼓楼 忠山风景区
(一)办学规模
学院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4798人,其中,外国长期留学生214人,硕士研究生509人,普教本科生12047一定数量的短期留学生、联合招收的博士生、硕士课程进修班学生、普教专科生和成人教育本专科学生。普教本科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二)学科专业
学院现设有16二级院(系)、全日制普教本科专业21个、专业方向9个,共涵盖医学、文学、理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教育学等7个学科门类。有8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四川省人才培养基地、17门省级重点建设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三)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2745人,教师879人,其中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9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3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硕士生导师202人,高级职称人员526人(其中正高职称128人,副高职称398人)。另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医学遗传学家吴旻教授为我院名誉院长,聘请国际矿产资源科学院院士、乌兹别克共和国自然科学院院士、著名地质学家何知礼教授为我院院长顾问,聘请来自日本等国的4名外国医学专家为我院客座教授,聘请有北京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院校的知名教授为我院兼职教授。
现有教师队伍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共有359人,占教师总数的41.26%(其中硕士研究生共有330人,占教师总数的37.93%,博士研究生共29人,占教师总数的3.33%)。
(四)校舍设备
学院现有三个校区,共占地面积1626亩,尚有规划用地1000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总额1.7亿元人民币,固定资产总额4.8亿元人民币。
学院图书馆藏书102万册,建有120座电子阅览室,可在网上检索7000余种科技期刊,查阅50万种电子图书;有覆盖全院的计算机校园网、56间多媒体教室、600座计算机网络教室、300多座语音教室等网络电教设施;有先进的人体科学陈列馆1个;有15万余平方米教学楼、6947平方米图书馆、8万多平方米学生公寓、11600平方米学生食堂、近1万平方米标准化体育馆、400 米标准运动场1个、训练场2个、标准篮球场30个、50 米标准游泳池1个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学院现有综合性三级甲等附属医院、三级乙等附属中医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和省级重点中等卫生学校各1所;有非直管附属医院7所,教学实习医院70所,教学病床20000余张。另外,“四川升和泸医制药有限公司”已成为药物生产、研发和学生实习的重要基地。
(五)教学质量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建立健全了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努力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一九九八年以来,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中连续几年名列省属高校第一名。近年普教本科招生及毕业生就业情况均呈现递增的良好态势,招生录取分数线在四川省属院校中名列前茅,连续多年保持较高就业率,培养的学生因思想道德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过硬和适应能力强等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六)科学研究
经过54年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教育与科研已成为我院的办学特色,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目前,学院有心血管医学研究所等16个省级院级研究机构。1993年以来,我院共获准各级科研课题723项,其中国家部省级65项,厅局级206项,获得国家部省级自然科学奖励41项,部省级人文社会科学奖励21项,转让成果20项,获国家专利12项,出版专著、教材98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829篇。1993年以来,科研总经费2700多万元。省级重点实验室心肌电生理学研究室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部省市项目40项,7项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学院办有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并获国际文献检索系统CODEN代码和国家科技期刊统计源的《泸州医学院学报》。与美国、日本、德国等9个国家的教学、科研、医疗机构建立了长期联系,并开展了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有国内规模最大的电生理实验室、四川省唯一的烧伤研究室和血管外科研究室。我院早在20世纪60年代率先在四川成功开展断肢再植手术,70年代末期继华西医大之后在四川第二个开展器官移植手术,2004年4月成功开展了四川省首例联体婴儿分离术,2005年4月成功开展了四川省首例心脏移植手术。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七)研究生教育
学院于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0年被批准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2003年被批准成为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现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个:中药学;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分别是: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药理学、中医内科学、内科学、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儿科学、神经病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麻醉学、针灸推拿学、口腔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其中内科学、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中西医合临床共覆盖了基础和临床30余个三级学科专业。我院内科学传染病学专业已从2001年起与重庆医科大学联合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省级研究机构心血管医学研究所自1986年起先后指导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重庆医科大学、山东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昆明医学院、汕头大学医院等9个单位的生理学、心血管、呼吸、神经内科等1名博士后、10名博士、16名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目前,学院正抓紧做好学科建设工作,为争取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而努力奋斗。
(八)留学生教育
学院自1996年起就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已培养短期留学生60余名。2004年开始招收长期留学生。现有来自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4个国家的214名长期留学生, 实行全英文临床医学专业课教学。
面对西部大开发和高教大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高层次医学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形势,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对我院办学的定位,学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和建设“学习、和谐、奋进、品牌”泸医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以保持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以科研工作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安全稳定为保障,万众一心,开拓创新,努力推进学院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相关旅游景点:
四川红龙湖公园 合江佛宝风景区 海潮湖 四川市龙透关 方山旅游区(AAA级景区 四川市倒流河旅游区 张坝桂林园 三华山风景区 龙马潭 红龙湖公园 机场 龙脑桥 九狮景区 张坝桂圆林 凤凰湖(AA级景区) 玉蟾山景区 法王寺 纳溪方山风景区 四川市天仙洞 龙透关 钟鼓楼 福宝古镇 丹山风景区 倒流河旅游区 四川方山景区 丹山风景区 四川市报恩塔 古蔺黄荆风景区 佛宝风景名胜区 四川市三华山风景区 四川市护国岩 玉龙湖 四川市忠山风景区 张坝桂圆林(AA级景区) 四川市古蔺黄荆风景区 丹山 四川市玉龙湖 四川钟鼓楼 忠山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