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旅游指南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西南部,邛崃山脉东南坡,距四川省会成都130公里,交通便利。保护区始建于1963年,面积20万公顷,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国家级保护区之一,是国家和四川省命名的“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护区现有人口5343人,其中,农业人口4550人。
1980年,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并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合作建立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198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卧龙保护区内汶川县的卧龙、耿达两个公社划定为汶川县卧龙特别行政区,实行部、省双重领导体制,由林业厅代管。同年7月,省政府、原林业部联合作出了将四川省汶川县卧龙特别行政区改为四川省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的决定,与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合署办公的综合管理体制。
国第三大自然保护区。四川省面积最大、自然条件最复杂、珍稀动植物最多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横跨卧龙、耿达两乡,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62公里,总面积约70万公顷。主要保护西南高山林区自然生态系统及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始建于1963年,1980年加入联合国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是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资源特别行政区。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建于1963年,当时面积2万公顷,1975年,面积扩大到20万公顷,是我国建立最早、栖息地面积最大、以保护大熊猫及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是2006年7月世界遗产大会批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脉”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最重要的核心保护区。卧龙自然保护区以“熊猫之乡”、“宝贵的生物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响誉中外。
中国政府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援助下建立的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卧龙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一个。1978年,保护区在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中外科学家采用无线电跟踪等手段,对大熊猫个体生态,种群以及大熊猫主食竹类进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83年加入国际“人与生物圈计划”。主要保护对象是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及森林生态系统。1980年与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合作在卧龙建立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
相关旅游景点:
通远桥 莲台映彩 花湖 扎嘎景区 茹布查卡温泉 硕曲河 高尔寺山 下白腊寨海子 头道海 东关亭 赤松古迹 磨西古镇 野鸭湖 弥陀寺 四川松潘古城 雪山梁 铁扇关 犀牛海 卓克基乡西索村 茂州城遗址 理塘 拉来河坝天保博物馆 扎嘎瀑布水帘洞 四川卓克基土司官寨 龙背鎏金瀑 得荣县 安岳石刻(AAA级景区) 陈毅故居 四川雀儿山 熊猫海瀑布 观景亭 扎如沟段 凌云白塔 奶子沟彩林 咏雪楼 四川海螺沟冰川公园 川主寺 金洞洗身瀑 卡龙六十里彩林 扎嘎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