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旅游指南
碑林
碑林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石刻的集中点之一,也是历代名家书法艺术荟萃之地。“碑林”由于碑林丛立如林,蔚为壮观而得名。碑林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已它独特的收藏而成为中外驰名的艺术瑰宝。
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碑林不只是以历史悠久、保存碑石之多、规模之大著称于世,而更重要的,还是这些碑石文字珍贵的史料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
碑林保存了中国最完整的一套石刻书籍,是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刻的十二部经书,共114石,228面,刻六十五万二百五十二字。这些经书,都是我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因刻成于唐开成年间,又称为《开成石经》。
碑林里最宏伟的石碑,要数巍然高耸的《石台孝经》,碑高近六米,碑顶有雕满卷云的双层华冠,碑座是有线刻狮子、蔓草的三层石台,碑身是有四块巨石合成,上刻唐玄宗李隆基在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亲自用隶书书写并加以注释的《孝经》,以及他为孝经写的序。
碑林中还有许多碑文,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如中外驰名的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录了景教(古罗马基督教的聂思脱里派)的教旨仪式,在中国的传播及景教僧在唐朝一百五十年中的政治活动情况,碑侧及下端刻有古叙利亚文记事和僧徒多人题名,在研究宗教史及中国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唐建中二年(公园781年),由唐代名书法家徐浩书写的《不空和尚碑》,碑文记述了佛教密宗的传承历史,以及荣任唐王朝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国师不空和尚的业绩。唐天宝二年(公园743年)大温国寺寺主思庄等,为纪念其师怀恽建立的《唐阐法师碑》,记载了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善导大师和怀恽法师弘扬净土的事迹,弥补了历代史籍记载之不足。驰名的《汉曹全碑》记载了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以及在陕西合阳一带的活动。还有“疏勒国王和德弑父篡位”,及“和德面缚归死”等事实,均可弥补和订正史书的缺憾。
西安碑林内,还收藏了九百余块从晋至清的墓志。墓志是为了防止陵谷变迁,桑沧更替,将死者的姓名、籍贯、官职、生平事迹、埋葬地点等,刻于石上、砖上,使后世有所稽考。这些墓志所记事实,可以考证史籍之异同,补充史籍记载的缺漏,研究各民族及各国的交往,考证古代郡县乡里之所在,以及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等等。
碑林对人们的最大吸引力,还在于它集中了许多杰出出发家的传世名作。如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刻的《曹全碑》,笔画圆润而精气内涵,体匀整秀而飘逸多姿。
碑林保存的名碑中,以唐碑最为突出。欧阳询书写的《皇甫诞碑》,险劲精绝,格局峻峭,间架结构端整劲秀,笔力刚劲,自成一家。褚遂良书写的《同州圣教序碑》,被誉为笔势如铁划银钩。他的书法流畅多姿,气势刚健,颜妙超纵,弥觉珍贵。欧阳询之第四子欧阳通,幼年失父,刻意模仿父书,得父法而险峻过之,父子齐名,号“大小欧阳”。传世石刻,除河南开封博物馆收藏得《泉男生墓志》外,就数碑林所藏的《道因法师碑》了,他的书法刚劲,结构严谨,与其父各臻其妙,而又一脉相承。
碑林还保存了唐代杰出书法家颜真卿书写的五通丰碑。其中有他四十四岁时写的《多宝塔碑》;五十六岁时写的《郭家庙碑》;六十二岁前后写的《藏怀恪碑》;七十一岁时写的《颜勤礼碑》;以及他七十二岁时写的《颜家庙碑》。这使我们有幸欣赏一个伟大书法家,三十年间各时期的杰作。
《大达法师玄秘塔碑》,是唐代晚期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杰作,书体严谨浑厚,笔势挺拔遒劲,势如削竹,历来有“颜筋柳骨”的赞誉。
碑林最著名的书法碑,还有唐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刻的,由唐弘福寺和尚怀仁集王羲之墨迹中的字组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怀素写的《草书千字文》,篆书在唐代,推李阳冰为首,被誉为“若古钗倚物,力有万钧,李斯之后,一人而已”。他的篆书《三愤记》和《先茔记》,运笔合理,矩法森森。
碑林中还有一部分引人注目的石刻,更使碑林锦上添花。如宋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刻的《唐王维画竹》,以它的挺拔潇洒之态,清妍高雅之神,博得人们的喜爱。明代刻的《达摩东渡图》和《达摩面壁图》,是西安风颠和尚的手笔,画面以粗线条写意,局部用工笔细描,画出一印度僧人的虔诚形象,及其生动传神。
相关旅游景点:
悟真寺 嘉午台 重阳宫祖庵碑林 王顺山 西周丰镐遗址 秦二世胡亥墓 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蔡文姬墓 邮电学院 大唐芙蓉园 华山 安远门 八仙庵 长安韦峰农家乐 半坡博物馆 化觉巷清真大寺 八大奇迹馆 阿姑泉牡丹苑 西京学院 汉长安城遗址 思源学院 清真大寺 白鹿原 四季风景农家乐 大明宫遗址 长安大学 桂花苑农家乐 八路军办事处 兵谏亭 高冠瀑布 回民小吃街 三阳寺塔 事变旧址 绿色家园农家乐 钟楼 长安天和堂农家乐 金锁关 杨虎城陵园 电子科技大学 八仙庵
碑林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石刻的集中点之一,也是历代名家书法艺术荟萃之地。“碑林”由于碑林丛立如林,蔚为壮观而得名。碑林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已它独特的收藏而成为中外驰名的艺术瑰宝。
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碑林不只是以历史悠久、保存碑石之多、规模之大著称于世,而更重要的,还是这些碑石文字珍贵的史料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
碑林保存了中国最完整的一套石刻书籍,是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刻的十二部经书,共114石,228面,刻六十五万二百五十二字。这些经书,都是我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因刻成于唐开成年间,又称为《开成石经》。
碑林里最宏伟的石碑,要数巍然高耸的《石台孝经》,碑高近六米,碑顶有雕满卷云的双层华冠,碑座是有线刻狮子、蔓草的三层石台,碑身是有四块巨石合成,上刻唐玄宗李隆基在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亲自用隶书书写并加以注释的《孝经》,以及他为孝经写的序。
碑林中还有许多碑文,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如中外驰名的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录了景教(古罗马基督教的聂思脱里派)的教旨仪式,在中国的传播及景教僧在唐朝一百五十年中的政治活动情况,碑侧及下端刻有古叙利亚文记事和僧徒多人题名,在研究宗教史及中国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唐建中二年(公园781年),由唐代名书法家徐浩书写的《不空和尚碑》,碑文记述了佛教密宗的传承历史,以及荣任唐王朝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国师不空和尚的业绩。唐天宝二年(公园743年)大温国寺寺主思庄等,为纪念其师怀恽建立的《唐阐法师碑》,记载了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善导大师和怀恽法师弘扬净土的事迹,弥补了历代史籍记载之不足。驰名的《汉曹全碑》记载了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以及在陕西合阳一带的活动。还有“疏勒国王和德弑父篡位”,及“和德面缚归死”等事实,均可弥补和订正史书的缺憾。
西安碑林内,还收藏了九百余块从晋至清的墓志。墓志是为了防止陵谷变迁,桑沧更替,将死者的姓名、籍贯、官职、生平事迹、埋葬地点等,刻于石上、砖上,使后世有所稽考。这些墓志所记事实,可以考证史籍之异同,补充史籍记载的缺漏,研究各民族及各国的交往,考证古代郡县乡里之所在,以及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等等。
碑林对人们的最大吸引力,还在于它集中了许多杰出出发家的传世名作。如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刻的《曹全碑》,笔画圆润而精气内涵,体匀整秀而飘逸多姿。
碑林保存的名碑中,以唐碑最为突出。欧阳询书写的《皇甫诞碑》,险劲精绝,格局峻峭,间架结构端整劲秀,笔力刚劲,自成一家。褚遂良书写的《同州圣教序碑》,被誉为笔势如铁划银钩。他的书法流畅多姿,气势刚健,颜妙超纵,弥觉珍贵。欧阳询之第四子欧阳通,幼年失父,刻意模仿父书,得父法而险峻过之,父子齐名,号“大小欧阳”。传世石刻,除河南开封博物馆收藏得《泉男生墓志》外,就数碑林所藏的《道因法师碑》了,他的书法刚劲,结构严谨,与其父各臻其妙,而又一脉相承。
碑林还保存了唐代杰出书法家颜真卿书写的五通丰碑。其中有他四十四岁时写的《多宝塔碑》;五十六岁时写的《郭家庙碑》;六十二岁前后写的《藏怀恪碑》;七十一岁时写的《颜勤礼碑》;以及他七十二岁时写的《颜家庙碑》。这使我们有幸欣赏一个伟大书法家,三十年间各时期的杰作。
《大达法师玄秘塔碑》,是唐代晚期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杰作,书体严谨浑厚,笔势挺拔遒劲,势如削竹,历来有“颜筋柳骨”的赞誉。
碑林最著名的书法碑,还有唐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刻的,由唐弘福寺和尚怀仁集王羲之墨迹中的字组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怀素写的《草书千字文》,篆书在唐代,推李阳冰为首,被誉为“若古钗倚物,力有万钧,李斯之后,一人而已”。他的篆书《三愤记》和《先茔记》,运笔合理,矩法森森。
碑林中还有一部分引人注目的石刻,更使碑林锦上添花。如宋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刻的《唐王维画竹》,以它的挺拔潇洒之态,清妍高雅之神,博得人们的喜爱。明代刻的《达摩东渡图》和《达摩面壁图》,是西安风颠和尚的手笔,画面以粗线条写意,局部用工笔细描,画出一印度僧人的虔诚形象,及其生动传神。
相关旅游景点:
悟真寺 嘉午台 重阳宫祖庵碑林 王顺山 西周丰镐遗址 秦二世胡亥墓 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蔡文姬墓 邮电学院 大唐芙蓉园 华山 安远门 八仙庵 长安韦峰农家乐 半坡博物馆 化觉巷清真大寺 八大奇迹馆 阿姑泉牡丹苑 西京学院 汉长安城遗址 思源学院 清真大寺 白鹿原 四季风景农家乐 大明宫遗址 长安大学 桂花苑农家乐 八路军办事处 兵谏亭 高冠瀑布 回民小吃街 三阳寺塔 事变旧址 绿色家园农家乐 钟楼 长安天和堂农家乐 金锁关 杨虎城陵园 电子科技大学 八仙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