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威远炮台旅游指南
威远炮台位于虎门镇威远岛南山前偏西南海滩处。临水贴浪,正控珠江主航道。道光十五年(1835)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为加强中路海防力量所建,是虎门海口防务的主要阵地。道光十九年(1839),林则徐视察海防,以防英人入侵,接纳邓廷份、关天培的建议,巩固东北角山根与对面江心上了横档岛构锁两道拦江排链,拦截入侵之敌,使航道东西、上下左右,构成严密的火力交叉网。鸦片战争前夕,其防御体系几使英人震慑,由于琦善拱手媚敌,拆卸军防,以致铜关毁锁,门户洞开。道光二十一年(1841)二月二十六日,英军先克横档,然后集兵强攻威远,其时,岛上驻军无援,数百官兵与敌肉搏阵亡,炮台陷落后被毁。二十三年(1843)再建,咸丰六年(1856)十月十六日,再次被英军摧毁,至光绪八年(1882)由总督张树声奏准修复。
威远炮台与镇远炮台、靖远炮台相连,是珠江咽喉的“锁喉骨”,炮台雄伟壮观,炮台平面呈半月形,全长360米,高6.2米,宽7.6米。底层均用宽厚0.3米、长1.5米的花岗岩石垒砌,顶层用三合土夯筑。全台有券顶暗炮位40个,各高2.9米,宽4.2米,深6.6米。沿台面上还有4个露天地位,每个炮位两边各有一个储蓄室。暗炮洞后面由一条2米宽的露天炮巷沟通,炮巷后面还有一条相距2米多的护墙,墙上设有枪眼,万一敌军上岛仍可以坚持抵抗。炮台内围有官厅1座,神庙3间,兵房12间,药局1座,码头1个。原来炮台的东西两头各有券项城门1座,控制着烟台两端唯一的通路。整座炮台背山面海,内有广阔的平地回旋,结构严谨,险要壮观。道光二十三年(1843)曾进行维修,现大部分保存尚好。鸦片战争博物馆在这里设立了威远炮台管理所,常年坚持向国内外游客进行开放。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威远炮台、海战博物馆上就可以看到虎门大桥的壮丽景观。
威远炮台,它是当年虎门三道防线中的中间一条,也是火力最强的一条防线。威远炮台是第二道防线诸炮台中著名的一座,与靖远、镇远二炮台成品字形分布。当时靖远规模最大,配炮最多,而且还是指挥台,民族英雄关天培就是在这座炮台牺牲的。但这座炮台也由于英军最恨,所以战后极力毁坏,至使基本没有保留下来,保存最好的就是我们现在参观的威远炮台了。威远是靖远的前沿,可封锁整个洋面,但位置低,观察不便,靖远高许多,弥补了这个不足,而且可以打前面炮火漏网的船只,前后呼应,被称为最完满的军事配合。
这些炮台全部都是用石灰,沙石加上糯米,还有红糖拌了以后建成,这都是当时东莞民众提供的密秘配方,特别坚固。威远炮台原有12个炮位,后又加建14个,许多都是6千斤的大炮,林则徐亲自试炮,都能打到对面的山根,他十分满意。在炮台内部设有火药局,炮台巷道等建筑,现在保存还很完好。
关天培在这儿的战斗是十分壮烈的,当时沙角炮台的守军及他们的指挥者陈连升父子全部战死之后,第一道天险已失,但关天培与手下的官兵依然坚守阵地。从1月7日敌人开始进攻直守到26日,广州还是没有增援,26日敌人猛攻,守兵已死伤过半,关也受伤10处,但仍重创敌舰3艘。敌人正面攻不上来,就利用广州不支援,从后面爬上了炮台,关持大刀手刃敌人无数,最后壮烈牺牲,死后犹拄剑依壁,双眼怒睁,英军上来一看一齐吓得扑倒在地。时年62岁。林当时正在流放去新疆的路上,在那儿闻讯痛不欲生,含泪作了一副挽联,中有一名句:"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
当年在虎门发生大小战斗数千起,英军派出了48艘军舰,540多门火炮,5000多人,我方炮400门,军民5000人。所以本来是实力相当,大可一战的。但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虎门完全是因卖国求荣的琦善下令撤了守兵、对自发抗敌的关天培等人也不给增援才最后失守的。
但是,关于培他们没有白白牺牲,他们以死告诉国人落后就要挨打。大家现在请大家往那边看,那边就是宠伟壮观的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自己建造的雄伟的虎门大桥.它正告诉国人,今天的中国人没有辜负先烈们的期望,中国人民已站了起来,开始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相关旅游景点:
蒋光鼐故居 虎门大桥 清云山定光寺 庭园 清峰寺 怡景度假村 海岸第一山 古井 沙角炮台 金厢滩滨海旅游区 虎英郊野公园 黄旗古庙 长安广场 绿色世界农业生态旅游区 海战博物馆 凤岗镇体育中心 同沙水库 丘东平故居 黎明洞 桂林石 鸦片战争博物馆 旗峰公园 乌沙笔架山公园 凤河晚渡凤河 观音山森林公园 南社明清民居 厚街 玄武山(元山寺) 宋存庵 蒋光鼐故居 万寿晓钟万寿寺 长沙夜雨长沙 广东莲花山度假村 荔荫园 红海湾遮浪半岛旅游区 岩岛 台山温泉 龟龄岛 大朗体育馆 袁崇焕纪念园
威远炮台与镇远炮台、靖远炮台相连,是珠江咽喉的“锁喉骨”,炮台雄伟壮观,炮台平面呈半月形,全长360米,高6.2米,宽7.6米。底层均用宽厚0.3米、长1.5米的花岗岩石垒砌,顶层用三合土夯筑。全台有券顶暗炮位40个,各高2.9米,宽4.2米,深6.6米。沿台面上还有4个露天地位,每个炮位两边各有一个储蓄室。暗炮洞后面由一条2米宽的露天炮巷沟通,炮巷后面还有一条相距2米多的护墙,墙上设有枪眼,万一敌军上岛仍可以坚持抵抗。炮台内围有官厅1座,神庙3间,兵房12间,药局1座,码头1个。原来炮台的东西两头各有券项城门1座,控制着烟台两端唯一的通路。整座炮台背山面海,内有广阔的平地回旋,结构严谨,险要壮观。道光二十三年(1843)曾进行维修,现大部分保存尚好。鸦片战争博物馆在这里设立了威远炮台管理所,常年坚持向国内外游客进行开放。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威远炮台、海战博物馆上就可以看到虎门大桥的壮丽景观。
威远炮台,它是当年虎门三道防线中的中间一条,也是火力最强的一条防线。威远炮台是第二道防线诸炮台中著名的一座,与靖远、镇远二炮台成品字形分布。当时靖远规模最大,配炮最多,而且还是指挥台,民族英雄关天培就是在这座炮台牺牲的。但这座炮台也由于英军最恨,所以战后极力毁坏,至使基本没有保留下来,保存最好的就是我们现在参观的威远炮台了。威远是靖远的前沿,可封锁整个洋面,但位置低,观察不便,靖远高许多,弥补了这个不足,而且可以打前面炮火漏网的船只,前后呼应,被称为最完满的军事配合。
这些炮台全部都是用石灰,沙石加上糯米,还有红糖拌了以后建成,这都是当时东莞民众提供的密秘配方,特别坚固。威远炮台原有12个炮位,后又加建14个,许多都是6千斤的大炮,林则徐亲自试炮,都能打到对面的山根,他十分满意。在炮台内部设有火药局,炮台巷道等建筑,现在保存还很完好。
关天培在这儿的战斗是十分壮烈的,当时沙角炮台的守军及他们的指挥者陈连升父子全部战死之后,第一道天险已失,但关天培与手下的官兵依然坚守阵地。从1月7日敌人开始进攻直守到26日,广州还是没有增援,26日敌人猛攻,守兵已死伤过半,关也受伤10处,但仍重创敌舰3艘。敌人正面攻不上来,就利用广州不支援,从后面爬上了炮台,关持大刀手刃敌人无数,最后壮烈牺牲,死后犹拄剑依壁,双眼怒睁,英军上来一看一齐吓得扑倒在地。时年62岁。林当时正在流放去新疆的路上,在那儿闻讯痛不欲生,含泪作了一副挽联,中有一名句:"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
当年在虎门发生大小战斗数千起,英军派出了48艘军舰,540多门火炮,5000多人,我方炮400门,军民5000人。所以本来是实力相当,大可一战的。但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虎门完全是因卖国求荣的琦善下令撤了守兵、对自发抗敌的关天培等人也不给增援才最后失守的。
但是,关于培他们没有白白牺牲,他们以死告诉国人落后就要挨打。大家现在请大家往那边看,那边就是宠伟壮观的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自己建造的雄伟的虎门大桥.它正告诉国人,今天的中国人没有辜负先烈们的期望,中国人民已站了起来,开始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相关旅游景点:
蒋光鼐故居 虎门大桥 清云山定光寺 庭园 清峰寺 怡景度假村 海岸第一山 古井 沙角炮台 金厢滩滨海旅游区 虎英郊野公园 黄旗古庙 长安广场 绿色世界农业生态旅游区 海战博物馆 凤岗镇体育中心 同沙水库 丘东平故居 黎明洞 桂林石 鸦片战争博物馆 旗峰公园 乌沙笔架山公园 凤河晚渡凤河 观音山森林公园 南社明清民居 厚街 玄武山(元山寺) 宋存庵 蒋光鼐故居 万寿晓钟万寿寺 长沙夜雨长沙 广东莲花山度假村 荔荫园 红海湾遮浪半岛旅游区 岩岛 台山温泉 龟龄岛 大朗体育馆 袁崇焕纪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