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大历山旅游指南
大历山又名舜耕山,省级风景名胜区,距东至县城12公里,紧靠206国道,恰似一座掌形山峰从波浪似的丘陵中突兀而起,直插苍穹。集“尧舜遗迹、佛教文化、岩溶景观”于一山。山上历史文化悠久,唐贞宗二年始建草规庵、隐龙庵、真人观,明建尧舜词,今存法藏寺、尧池、舜井、 尧舜望江台、尧憩石、舜耕地。山有伏虎洞、堆云洞、 八公洞、白龙洞、燕子洞,洞内钟乳悬挂,造型奇异。 主峰仙人掌海拔372米,松苍柏翠,竹海深深。朝圣进香、观光游览者络绎不绝。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传说远古时期舜帝初耕于此,贤名远扬,尧帝前来拜访,请求舜下山辅佐朝政,舜始不肯,交愠怒而去。后尧帝再三恳请,舜感其诚,出山理政。后人为纪念尧舜二帝求贤、躬耕胜迹。命此山为“舜耕山”,命尧帝渡河处为“尧渡”(即尧渡镇)。“历山遗泽”自东流建县以来一直是该县八景之一,唐宋以后,道、佛两教徒来此建庙立祠,无数文人墨客前来寻幽访胜,吟诗作赋,写景抒怀,在千百首诗词中,北宋政治家、文学农范仲淹《舜祠》一诗写得好:“千古如天日,巍巍与善功;禹终平洚水,舜载治熏风;江海生灵外,乾坤揖让中;乡人不知此,萧鼓谢年丰。”
后人将导真观前的一口大雨不积滴水、常年干涸的石池命名为“舜池;随首千百年的物换星移,寻真观、草规庵及舜祠早已废圮,唯尧池、舜池却依旧是史料记载的风貌。如今山上有法藏寺,建于何年何月,无详细记载。此寺规制宏大,分前后两进大殿,中为寮房相连,总建筑面积千余平方米,画栋雕梁,重檐飞角,辉煌壮丽。殿内常住僧尼10余人,终日佛灯高照,香烟缭绕,每年接待四方香客在万人以上。
相关旅游景点:
太白书堂 九华山佛学院 大历山 天台寺 大悲宝殿 华严洞 秋浦河 祗园寺 老虎洞 上禅堂 肉身宝殿 黄岩峡谷 大王洞 观音峰(圆通庵) 九子泉声 地藏王石刻 古拜经台 万罗山 莲峰云海 九华山文物馆 万罗山风景区 观音慈航 慈云洞 十八索自然保护区 升金湖 翠峰滴翠 五百罗汉堂 蓬莱仙洞 通慧庵 立庵 磐陀石 凤凰古松 慧居寺 大小“天桥”奇观景区 天台日出 肉身殿北大门 东崖钟楼(幽冥钟亭) 贵池农业科技示范园 旃檀林 平岗积雪